番禺网站公司(番禺保安公司)
临近年底,各类案件进入高发期,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。近日,番禺公安反诈骗中心总结了近期常见的几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,并结合番禺的案例,提醒广大群众学会防骗,远离骗子的陷阱。
购物诈骗
2019年11月11日,广州大学城某大学同学在宿舍登录QQ,看到某QQ群里有人发布出售二手手机的信息。经过交谈,双方约定以680元的价格出售一部二手iPhone7,并发了一个支付宝二维码让一个同学付款。一个同学按照指示扫码转账,然后满心欢喜地等着新手机。过了两天,同学A想起没有快递号码,于是向对方索要,却发现自己已经被QQ群管理员拉黑踢出群。
番禺公安反诈骗中心提醒,骗子利用常见的二手商品交易网站和传播平台,如X鱼、X转让、XX城、微信群、QQ群、微博大V等。发布一些销售低价商品的虚假信息。当猎物上钩后,骗子会要求对方扫描二维码付款,或者直接付款到微信红包等账户,然后将受害人拉黑。所以网购一定要认准正规的购物网站,不知名的商家,尤其是直接付款到对方账户的商家,不要以诱人的价格购买。
冒充客服
2019年11月21日,家住番禺区东环街道龙梅村的B小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。对方自称是XX服装售后加工部的工作人员,称B小姐在XX服装买的一件衣服有质量问题,并准确说出了B小姐之前在网上买的衣服的款式,表示可以全额退款到200元。对方随后让B小姐添加所谓的客服QQ,然后提供了一个二维码让B小姐通过QQ扫描。B小姐扫描了二维码,按照指引填写了信息、银行账号和验证码。很快,B小姐收到两条扣款短信,共计2430元。对方立刻拉黑了b小姐。
番禺公安反诈骗中心提醒,骗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事主购物信息,冒充网购平台客服给事主打电话。准确告知所购商品信息取得信任后,主要给受害人退款,并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、填写银行卡信息、验证码等。从而实施盗刷。在此,番禺公安工作人员提醒大家,核实商品信息时,要按照原购物渠道向商家咨询。不要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网购客服,更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,提供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信息给对方。
冒充学生诈骗家长
2019年11月7日,在番禺大石支村工作的C老师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加她的QQ。对方准确说出了在北京读书的女儿的名字。加好友后,“女儿”说学校请了清华大学的资深教授来学校培训高等数学、计算机知识、商务英语三门课程,一共花了10.8万元。她还发了一张清华大学的培养通知截图。当时C老师相信了对方,担心女儿上课不打电话。后来女儿把教务处李主任的QQ号发给C老师添加。最后,在教务处李主任的指导下,C老师分两批将10.8万元“培训费”转入指定银行账户。后来C老师给女儿打电话,女儿告诉她,她很久没上QQ了,C老师才发现自己被骗了。
番禺公安反诈骗中心提醒,骗子会从非法渠道窃取学生的详细信息,冒充学生本人与家长联系,往往以需要报培训班、补习班,甚至万一发生accid需要送医院抢救为由,要求学生家长转账
2019年12月9日,番禺区大石北联村某公司财务人员D小姐正在上班,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。对方自称吴先生,想把钱转到公司账户。请D小姐提供她公司的账号和户名。D小姐和吴小姐加了QQ,把公司的相关资料发给了吴小姐。吴老师随后将D小姐拉入一个QQ群。D小姐在群里见到了公司老板“胡总经理”。“胡总”加了D小姐的QQ,指示D小姐退还某公司的定金,并发到D小姐所在公司的账户上。看到老板的指示,D小姐赶紧转了25万到胡总指定的账户。
然后“胡总裁”让D小姐把公司的流动资金转到另一个客户的账户上。按照“胡校长”的指示,D小姐分两次转了26。
5000元到对方账户。这样D小姐按照所谓的公司老板“胡总”的指示前前后后转账了51.5万元。番禺公安反诈中心提醒,凡是公司老板通过QQ、微信要求转账的,一定要当面或者打电话给本人核实,转账一定要谨慎。“公司要建立严谨的财务制度,转账特别是大额转账时,要有多人进行审核。”
贷款诈骗
2019年10月8日,在番禺区洛溪新城工作的E先生刚好有贷款需求,他在某知名网站看到贷款广告,跟对方联系后,对方发来一条下载贷款App的网络链接,并让E先生填写完个人资料,E先生打算申请20000元的贷款。对方让E先生支付600元的工本费,E先生转账过后,对方以填写资料错误为由导致账户冻结,让E先生继续转账3000元才可解冻。E先生按要求向对方转账,但对方继续以转账时没有备注解冻费为由继续让多转3000元,E先生继续按照对方要求又转账了3000元,但是对方依旧没有放款,让E先生再转账5000元,这时E先生发觉自己受骗了。
番禺公安反诈中心提醒,贷款没有捷径,办理贷款应选择国家正规金融机构,切勿心存侥幸。不要轻信电话及网络贷款信息,不要轻信无息、低息贷款,也不要随意在网上留下个人联系方式等资料,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。银行、正规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提前支付“保证金”“手续费”“保险费”“服务费”等各种费用。市民在被各种理由要求汇款时,一定要谨慎,更不可轻易给对方转账,防止上当受骗。
冒充公检法
2019年10月17日上午9时许,F小姐接到自称是“中国移动客服”的陌生电话告知:“其在外省办理了一个电话号码因涉嫌发送违法信息将被停机。”F小姐反驳“没在外省办理号码,要求报警”,“移动客服”顺势将电话转接至“某地公安”接听,“警察”恐吓F小姐:查出F小姐与某保密案件有关,涉嫌收取佣金等,需要配合调查证明自己清白。F小姐相信了对方的身份,互加微信、QQ,并向“警察”老实交代“自己是财务”。“警察”顺势询问:公司账户上有多少钱,并要求F小姐讲清楚公司账户资金的来源。
“警察”让F小姐向“检察官”申请“资金优先调查”,“检查官”通过微信与QQ指引F小姐在手机登陆一个网页链接(显示为“最高检院”,实际是伪造的钓鱼网站),输入自己公司的对公银行账号及密码进行“资金调查”。随后“检查官”通过QQ发来一个软件让F小姐下载点击,并声称“这软件是国家二级保密的,不能看电脑屏幕,无需自己动手操作,电脑被对方远程操作”。F小姐与“检察官”保持长时间微信通话,按指引将绑定公司银行账户的U盾插入电脑、输入U盾密码,不需要时F小姐就站到一边去背对电脑屏幕,就这样来回多次。直到22时经同事提醒才醒悟是骗局,经查发现从15时至报警前,其公司账户不断被转走资金,共计损失约500万元。
番禺公安反诈中心提醒,凡是自称“通信管理局、电信运营商、银行”等客服人员,以“个人信息泄露、涉嫌洗钱、涉案”等为理由主动帮忙将电话转接至“公安机关”的,都是诈骗!凡是要求“电话、QQ、微信语音视频”做笔录的,都是诈骗。凡是要求通话内容“绝对保密”、通过网络发送“通缉令、逮捕令”的,都是诈骗。凡是要求手机电脑下载软件、点击网页链接“接受调查”的,都是诈骗。任何要求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(无论自己名下还是陌生账户),要求开通网银,提供银行账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的,都是诈骗。
交友诈骗
2019年10月30日,家住番禺傍江东村的L女士在抖音认识了一名男子,后加了该男子的QQ,男子自称是一个在阿富汗的美国大兵,因为害怕牺牲在战场上就申请提前退休,退休后会来中国买房和L女士一起生活,退休的文件已经下发,但是还没到文件指定的日期,另外还有700万美金的退休金。该男子提出把退休金寄给L女士,L女士很快就答应了对方。
随后,男子称让联邦货运负责运送现金,并让L女士加一个联邦货运的QQ,“客服”让L女士交纳了5.8万元的快递费,L女士按照指引通过银行转账了5.8万元。过了两天,“客服”又联系L女士,称货物到了迪拜,被迪拜海关扣押,需要1万美金办理报关文件,L女士也按照指示向对方转账了1万美元。几天后,“客服”再次联系L女士,表示货物到了中国海关被扣住了,需要1.7万英镑的手续费。L女士因为对方再三要求转账,终于察觉遇到骗子。
番禺公安反诈中心提醒,市民在交友时,一定要及时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。大多数受害者是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,并未认真核实其真实身份,切勿抱着“虚荣心”“贪心”“好逸恶劳”等心态来找对象,否则很容易掉入骗子早已为您“量身定制”的“童话般梦幻”的圈套。在涉及钱财问题时,不要轻信征婚交友对象的任何借口、说辞。网上交友一定要认真核实真实情况,并与身边亲友多沟通、多询问,防止落入骗子的圈套。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番禺反诈中心
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高鹤涛 李波
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碧莹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logone.net/qiu/449.html
标签: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