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工具导航 > 正文

密码编码学(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第八版课后答案)

工具导航 2022-06-05 21:52:48 0 xiang2024
  

  万物互联时代,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、社会和公民共同关注的问题。网络、维护信息安全、密码学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,并且变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。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教育日,借此机会带你更接近密码学。

  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使用密码,比如打开电脑,登录邮箱,QQ,微博等。但其实这些密码都不是真正的密码,只是密码。

  密码学是一门研究安全通信的科学。它研究在不安全的环境下,如何将待传输的信息在发送给接收方之前进行秘密转换,以防止第三方窃取信息。密码学虽然很神秘,但主要包括两个对立的方面,即“密码学”和“密码分析”。前者研究信息的保密性,即“加密”;后者研究的是加密信息的破解,即“破译”。

  千百年来,密码学一直围绕着“加密”与“解密”的矛盾统一性与智慧角力,产生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“情景剧”。

  《孙子兵法军争》提到“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如火,不动如山”,意思就不难理解了——理想的军队,进攻时要像风和火一样迅捷,防守时要像树林和群山一样整齐稳定。

  但是,这段话后面有两句话——“很难知道,但很像雷震。”这不仅仅是战争的问题。要做到“难懂,难懂。”除了临场战术意义上的隐蔽,自身信息的保密是更重要的环节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这个道理,从战争一开始,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家都知道——不知道的东西都被消灭了。《孙子兵法用间》中的总结:“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是应该保密的”和“任何人在得知一件事之前听到这件事,都会死”。原因不难理解,但有许多方法可以采取具体措施来实现目标。

01阴符与阴书――古人的“密码表”

  相传在中国的周朝,出现了阴伏和尹姝两种保密方法。所谓阴符,就是事先做一些长短不一的竹片,然后约定好每片竹片的内容。比如三寸代表战败,四寸代表将军阵亡,五寸代表请求增援,六寸代表坚守.一脚意味着全歼敌人,等等。这种“吟赋”没有文字,也没有图案。只有几个前方的将军和后方的指挥官明白其中的含义。即使信使被俘或叛逃,敌人也无法理解几根长短不一的竹片代表什么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“银富”

  阴伏保密肯定是好的,但是能传达的信息有限。如果战场超出预期的情况,阴伏就无法表现出来。为了弥补这一缺点,又出现了“阴书”,即把信息明文写在竹简或木简上,然后将竹简或木简随机分成三份,每份由三名使者送达。收件人收齐后,把三本“反面书”放在一起,完整的内容就出现了。这种“脏书”可以传递更复杂的信息,即使有信使被敌人抓住,敌人也不会得到完整的信息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《殷书》兼顾了保密性和灵活性,但也为了灵活性而降低了保密性,因为如果其中一个落入敌人手中,虽然信息不全,但敌人也能猜出一二,总有一个隐患。到了宋代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出现了升级版的殷赋——字检。此法见于宋代兵书《武经总要》。一般流程如下-

  先收集40个军事上常用的词组,然后对每个词组分别进行编码,比如:1。请鞠躬;2.求一箭;3.求刀;4.请答.35.伟大的胜利;36.士兵投降;37.士兵造反;38.士卒病;39.所有人都会生病;40.打赢一场小仗。将军带兵出征前,后方指挥机关与将军商定,以一首40字的五言律诗为密钥,并给将军一本40个短语编码序列的密码本。编码序列可以改变,不同的编码序列可以形成不同的序列

  比如以《咏史》这首诗为重点:“汉家历史上,心机就是友善。国家依靠主,女人的安全托付给主。可玉姿,便提议静陈虎。千年骨,谁是侍郎?”

  如果需要加箭,将军会从密码本上查到“请箭”的代号是“2”,诗中第二个字是“家”。所以一般会把“家”字写成与保密无关的普通信件,并加盖“家”字章。后方收到信后,找出诗中“家”字的顺序是第二个字,然后根据密码本上的代码翻译出“请箭头”的信息,就可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了。这个方法很巧妙。因为信件不保密,所以即使信件持有者叛逃或被俘,也无法从中读出任何有用的信息。密封的文字会让人摸不着头脑,保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02矾书――超级“伪装者”

  南宋也出现了。

密写的先进技术。据《三朝北盟汇编》记载,公元1126年,开封被金军围困之时,宋钦宗“以矾书为诏”。因为“以矾书帛,入水方见”,只有把布帛浸入水中,隐藏其上的字迹才会显露出来,金人不知道此术,也就无从知道情报的内容了。除此之外,还有譬如将情报写于丝绸或纸张上,然后搓成圆球用蜡裹住藏在信使身上或将其吞入腹中传递,这种保密性传递方法一直沿用至清朝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凯撒密码就是简单的移位,在当时是够用了。(放到现在,小编分分钟给你破解了)

03古代欧洲

  古代的欧洲文明中,也同样有保密技术出现。传说在古希腊时期就用过一种笨办法――把奴隶的头发剃光,在头上写字,头发长出来后再派出去传递秘密情报(奴隶:MD洗头都不行……),可谓最古老的“加密”了。公元前4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,希腊人又用了在腰带上书写移位后的文字来加密传递情报的方法。古罗马时期发明了“恺撒密码”,就是把明文中的各个字母换成错开一定间隔,形成秘文传递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到16世纪,西班牙、英、法、意等国家之间相互竞争剧烈,情报活动也就随之变得非常频繁,在其利用使馆进行情报传递的过程,各国使节就已普遍使用编制的密码书写信件来向国内报告情况,当时威尼斯公国驻英国使节米凯尔所用的密码,英国人绞尽脑汁也没能搞明白,直至3个多世纪后的1863年才被人破译。对于加密和破译的需求,甚至直接催生了一门新的学科――“密码学”。

04杰弗逊加密器――26为1服务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进行秘密通信的双方必须各自拥有完全一样转轮加密器。当要把一段文字(不超过36字)秘密通知对方时,只需转动加密器上的各片转轮,使这段文字正好出现在同一行上,这时转轮上排列的其他25行都是无意义的乱码;此时发信人抄写其中任意一行的乱码,关交给信使传送(加密)。对方收到乱码信后,只需拿出自己保存的同样的装置,转动上面各片转轮,让它们的排列使得这段乱码正好出现在同一行上,然后他查看其他25行上的内容,其中必然有一行会显示出真正的信息(解密)。

  杰弗逊加密器属于“多表替换”型加密,很难被破解,除非能得到加密装置。据说美国军队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仍然在使用。当然,这种加密器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,即它每次只能传送简单的信息(字长不能超过转轮的片数),而且参与通信的各方不能太多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

05“恩尼格玛”密码机――大容量的神话

  当然,最为人所知的加密装置,当非二战时期德国的“恩尼格玛”密码机莫属。这种密码机最初并不是军用品,而是在20年代早期被用于传递商业信息(商场如战场)。恩尼格玛的原理并不复杂,主要由键盘,扰频器,显示屏三部分组成,键盘输入字母,扰频器为字母加密,显示屏显示字母(“显示屏”是由一系列用灯照亮的字母组成)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恩尼格玛的构造图

  最关键的是扰频器,也有三个主要部分,插线板-转轮-发射器。通过插线板可以讲字母对换,然后经过三个联接在一起的转轮,每输入一次,转轮往前进一步,则下一个文字转轮状态就已经变化了,最后是反射器,将输入文字变换为另一个文字返回。最初的恩尼格玛机通过在插线板中交换6对字母,再加上三个转轮,总共可以生成的密匙总量是10的16次方。也就是说如果每一秒钟尝试一个密匙,也需要3亿年时间才能全部尝试完,可以说恩尼格玛机实现了加密者的梦想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图灵用来破译的机器

  不过,魔高一尺道高一丈,这个堪称完美的加密机最后由于情报泄露(构造被卖给了英国)、操作员的失误、使用步骤错误、机器或密码本被缴获等原因,再加上英国拥有伟大的数学家图灵,恩尼格玛最终还是被成功破译,这也成为战争史乃至科学史上的一段传奇。

06加密奇招――我说你猜(不出来)

  除此以外,历史上还出现过各种加密的奇招,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美军“风语者”――以印第安那瓦霍族人的土语为基础编制密码,由于语言的罕见,可谓密上加密。

  其实美国在一战时间就使用过这种方法,1918年9月,在第二次索姆河战役中,美国第30步兵师将一组切诺基族士兵用于电文发送,开辟了美军将美洲土著语言用于秘密通讯的先例。美军第36步兵师也从实践中发现了印第安语的妙用,安排14名巧克陶族士兵接受电讯训练,帮助美军在法国默兹-阿贡战役中赢得了几场重要战斗。

  无独有偶,在抗日战争中,来自西南的滇军同样用过这种土法,全部使用白族士兵当通讯员,就算直接明语通话被日军监听到也听不懂,在八十年代的对越作战中,解放军干脆让温州籍战士充当通讯员,越军长年与中国对抗,能听懂西南方言、粤语和普通话,但依然在温州话面前败下阵来――保持我国境内语言的多样性还是很重要的,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,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就会成为自带加密属性的“战略资源”。

  加密是为了保住秘密,如果加密强度不够,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被破解,后果也就非常严重。甲午战争中,清政府使用的密码过于简单,被日本轻松破译,不光在战争中丧师失地,在谈判中也被对手牢牢控制。德军的恩尼格玛被破译后,许多U艇也就随之暴露了位置,被盟军反潜兵力一艘接一艘的送进了海底,这些教训不可谓不惨痛。

密码学的前世今生,网络世界中信息安全怎么保证

 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,仍然大量充斥着各种密码,你的银行卡、手机、邮箱、社交账号……无不要使用密码来保证信息和财产安全,一旦泄露,这后果难以想象。当然,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加密技术目前还是值得信任的,只要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,并且确保不会外泄,通常也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
  从国家安全、公共安全角度讲,我们每个人都要制止并举报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以及虚假的、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信息。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,需要我们共同参与。

  作者:数学经纬网

标签:

2019-2025 © https://www.blogone.net/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14801号 粤公网安备44170202000418号

sitemap | 联系我们

ONE技术网(www.blogone.net)为您提供生活中基础常识小技巧,帮助您解决生活烦恼!